慈寿寺塔与天宁寺塔 I 慈寿寺古银杏今安在? I 银杏(43)
北京海淀昆玉河畔西八里庄的玲珑公园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我没去过,以前路过西三环时,远远的能看见慈寿寺塔,慈寿寺塔已经有440多年历史。查海淀的古银杏,查到这里有两棵古银杏,在阴霾四五天放晴后去了玲珑公园寻找古银杏,顺便走近慈寿寺塔。
本周作业收获:1、走近了北京的“姐妹塔“-慈寿寺塔和天宁寺塔。2、没有走近慈寿寺的古银杏,查到了它们的旧照片。
地铁6号10号线都有慈寿寺站,A口C1口C2口出来过马路就能找到公园,公园是开放式的,北门东门都能进去。玲珑宝塔-八里庄塔-慈寿寺塔,都是原名的永安万寿塔。因为原属慈寿寺内建筑,又称"慈寿寺塔"。玲珑塔-八里庄塔是当地的俗称。
慈寿寺及塔是明神宗圣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基址为明正德太监谷大用墓地。它是李太后授意万历而建。建慈寿寺时,李太后使用了当时最好的建筑材料和工匠,并详细地过问寺庙的建造进程。
《明史》中记载,由于建慈寿寺耗资巨大,大学士张居正曾以财政匮乏为由反对建寺,由此可见当时建成的慈寿寺是多么的豪华富丽。
慈寿寺原有五进院落,建筑规模很大。全寺的主要建筑都建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前而后分布有山门、天王殿、永安万寿塔、延寿殿、宁安阁等,主殿的两侧建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整个慈寿寺庙宇壮丽,殿堂整齐,曾是京郊巨刹。 清光绪年间的一场大火,将寺内建筑全部烧毁,只留下现今的一座砖塔,两块石碑和两棵古银杏。
慈寿寺塔为密檐式八边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50米。没有阶梯,不能攀登。整座塔分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塔基又分上下两部分,下为条石砌筑的平台,上是双层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有40座壶门形小,内雕有200多个人像,神态各异,每个人像都源于一个教化人类敬佛向善的佛教故事。须弥座上部刻有笙、萧、琴、瑟等全行乐器图案,在佛塔中是不多见的。
慈寿寺虽为明塔,却完全仿照天宁寺塔的形制,略矮于天宁寺塔,但从外观上看除了某些佛像的细节外,与天宁寺塔极为相似,同为八角形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
须弥座上以三层仰覆莲辩承托塔身。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四正面辟券门,四斜面饰券窗,门窗装修为仿木构形式,门窗上部和两侧高浮雕金刚力士、菩萨、天部等神像。塔身转角处的砖柱上浮雕升降龙。塔四面拱券门上嵌有石额,南面额为“永安万寿塔”,东面额为“镇静皇图”“辉腾日月”。塔身以上为密檐13铃,共3304个。每逢微风排起,风吹铃动,铃声悦耳,所以又称玲珑塔。塔每层檐下均有24个佛鑫,原供奉铜佛312尊。
塔刹为铜质葫芦形摩尼珠式留金宝瓶,下有覆莲承托,自刹顶垂铁链八条,与刹座下垂脊相连,用于加固。慈寿寺塔自下而上,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
慈寿寺塔的塔旁东西两侧立有石碑,东侧碑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立,正面刻紫竹观音和赞词,背面刻瑞莲赋;西侧碑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立,正面刻鱼篮观音和赞词,背面刻关圣像和赞词,刀法细腻,堪称精品。 据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统计,慈寿寺塔所存的一幅《鱼篮观音图》是全国仅存的两幅之一,十分珍贵。
慈寿寺塔因为它是明代单层密檐塔的代表作,是仿北京天宁寺塔而建,天宁寺塔是慈寿寺塔仿建的样本,故与天宁寺塔并称为"姐妹塔"。 慈寿寺塔的砖雕比天宁寺塔更为精美。它们都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
在北京城区内,同时存在着两座分属辽、明两朝帝都的大型密檐古塔-天宁寺塔和慈寿寺塔,又长得如此相似,所以,特意与朋友一起预约了天宁寺看天宁寺塔。天宁寺没有古银杏树,寺外门口有古国槐。
天宁寺塔位于西二环西城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前街甲3号,建造于辽天庆十年(1120),这是一座高57.8米的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实心砖塔,自1120年建成以来,雄伟地屹立在此九百余年,在无数天灾人祸、战火兵燹中静静地注视着北京城内的朝代更替、历史变迁。
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地表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我们通常会将北京认为是明清帝都,其实早在明清之前,北京就早已是辽燕京城、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而天宁寺塔就是辽代燕京析津府的地标性建筑。
与西方建筑多为石质不同,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而塔出于防火与保存的需要,往往多用砖石结构。但中国的砖石古塔无论是楼阁式或密檐式都还是会经常采用“仿木”结构的形式,由此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年代久远、高大雄伟外,天宁寺塔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其基座与塔身上大量的雕塑作品。与绝大多数古塔采用塔身砖雕的形式不同,天宁寺塔的各面的力士和菩萨立像皆为木骨泥塑,尽管有不少风化严重,但我们依旧能够在保存较好的几尊力士像上看到狰狞丰富的表情和强健有力的肌肉线条。与塔身砖雕不同,这样的大型泥塑在露天室外饱受风吹雨打近千年的岁月,依旧能够保存至今,实乃奇迹。
除了泥塑外,天宁寺塔也有大量的塔身砖雕,有精美的蟠龙柱、莲花座、形态各异的佛像与云龙,也有仿木的斗拱与门窗。天宁寺塔的仿木结构艺术价值极高。
唠叨了半天还没有说到慈寿寺的古银杏树。
玲珑公园现在是周边市民休闲健身场所,金色银杏伴古塔是网红打卡之地。我绕公园一圈没有找到古银杏树,慈寿寺复原图碑上写的很清楚有两棵古银杏,于是问遛弯的年长者,告诉我公园里没有古银杏,南面慈寿寺原山门处有大槐树。
我顺着槐树的方向找古银杏,真有两棵古树,在隔着桥的院子里的杂草丛中。
过桥走到围栏边无法看院子里的情况,回到公园南门,用我的旧中焦拍下放大看是银杏树。这是十月底的最后一天。
回来一周我放不下慈寿寺的这两棵古银杏树,怎么看照片都是疏于养护的状况。有花友也去看过,感叹同是在海淀,五塔寺的古银杏与慈寿寺的古银杏的待遇差别太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查网上有关慈寿寺古银杏的情况,“乡土中原”公众号在今年8.24的文中说到:“现存的古代遗迹,除了玲珑塔,还有塔北东西两侧各立着的一座皇帝御碑。另外在现在玲珑公园的南边,隔着西八里庄路,有一片空地,杂草丛生,游人只能远远眺望却无法走近。空地中间有两棵古银杏树,已经是枯树败叶,一人搂不过来的粗粗树干,诉说着它不一般的树龄。也就是说,曾经辉煌无比的慈寿寺,时至今日,只剩下一座塔两座碑,和两棵几近干枯的银杏树,令人唏嘘不已。”
又在“颐和吴老”微博上查到慈寿寺古银杏的旧照片,颐和吴老生活在海淀,对慈寿寺非常熟悉,下面是颐和吴老发的慈寿寺古银杏的旧照片。前三张是慈寿寺塔与古银杏树少有的老照片。
经历了400多年风吹雨打的慈寿寺塔,甚至还经历了多场地震与火灾。清康熙十八年(1679),北京发生大地震,震级现经专家估算为八级。据当时的资料称,京城许多宫殿寺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包括了养心殿、乾清宫、慈宁宫、德胜门等,就连北海白塔也未能幸免。在这场地震中,天宁寺塔的塔顶也遭受严重破坏。而慈寿寺塔却丝毫未损,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慈寿寺遗存的三大宝,慈寿寺塔虽然塔身上的佛像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已经损坏,内部的木头已经裸露了出来,但雄伟壮观的气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仍不减当年。两座石碑虽遭风化,但碑上佛像精美的线条依稀可见。而两棵尚存的古银杏树,在秋天,我们还能走近它们欣赏它们金黄般的高光时刻吗?还能拍一张它们与永安万寿塔的合影吗?本来慈寿寺塔、慈寿寺碑和慈寿寺古银杏树就是一体的,也是玲珑公园最值得骄傲的三大宝。
回看玲珑公园建园历史,1989年在废弃的慈寿寺基址上建园。2006年玲珑公园改造提升,并没有提到古银杏树如何保护。慈寿寺复原图没有说是哪年制作的,但是复原图里有关慈寿寺历史的碑上明确写着:“清光绪年间,寺内建筑全部因一场大火而烧毁。至今,仅存永安万寿塔(玲珑塔)、两座石碑以及塔南百米外的两株银杏树”。两株银杏树的树干上有红牌身份吗?现今,两株银杏树被围在荒地里,是否安好?
抄自以下参考资料:北晚在线、“当年公瑾”及“乡土中原”公众号,“颐和吴老”微博及百科百度。谢谢!